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关于深入贯彻生态立市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生态修复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建议》(19号)答复

日期: 2022-04-15 浏览量:288 来源:阜新市自然资源局 责任编辑:刘思佳 文字大小:

九三学社阜新市委员会:

您提出的关于深入贯彻生态立市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生态修复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阜新市委市政府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统筹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全面推进海州露天矿、新邱露天矿综合治理,全面完善生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加强历史遗留矿山治理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调查为基,摸清底数

一是完成阜新市矿山地质环境详细调查工作。2017年完成阜新市矿山地质环境详细调查工作,基本掌握了全市矿山的基础情况,基本查明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分布及规模等,评价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影响程度,并分析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变化趋势,划定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为下一步科学合理的开发矿产资源、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监督和恢复治理奠定了良好基础。经查,全市矿山总面积467478亩,因矿业开发累计损坏土地面积53191亩。

二是完成海州露天矿及周边基础调查工作。2019年,申请省补助资金1010.7万元,启动总面积55平方公里的海州露天矿及周边基础调查工作,开展现场测绘等8个专题调查。查明海州矿南帮崩塌的主控因素是残煤自燃和地下采空,北帮滑坡的主控因素是弱层蠕变、地下采空和正断层构造活化;查明基础调查区采空面积19.82平方公里并提出治理技术方案。完成调查区内5家有矿权煤矿剩余储量调查,煤炭储量3227万吨,天然焦储量519万吨;完成调查区内14家关闭煤矿储量调查,煤炭储量24410万吨,天然焦储量2548万吨。完成调查区残煤自燃分布和综合影响调查,确定残煤自燃点184个,确定残煤自燃为造成阜新雾霾的主要成因之一;分析海州露天矿残煤自燃机理,提出残煤自燃综合治理技术方案。

三是完成新邱露天矿基础调查和监测工作。2020年申请省补资金462万元,启动总面积28.5平方公里的新邱露天矿基础调查工作,开展矿区资源调查及残煤自燃调查、地质灾害调查和稳定性评价、土地利用及损毁状况调查与复垦可行性潜力评价3个专题调查。查明新邱露天矿露天采坑占地面积5.26平方米,矸石堆总方量为7.3亿立方米。完成对19家关闭矿山的储量核实,确认剩余资源储量45858千吨。确定地质灾害危险性大的区域总面积1.73平方公里,完成调查区残煤自燃分布和综合影响调查,确定矸石山自燃点24个,残煤自燃点18个。

二、规划引领,合理布局

一是编制完成《阜新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综合治理规划(2018-2022年)》。《规划》共分六个部分,阐述了编制目的、依据、适用范围和规划期,分析了阜新市矿山地质环境的现状和面临的形势;明确了指导思想、原则和规划目标;制定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主要工作任务,设计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重大工程;明确了规划实施和管理等保障措施。《规划》的主要目标是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治理面积11413亩,《规划》为阜新矿山恢复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并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2018—2021年,阜新市累计完成矿山恢复治理面积8694亩,超额完成规划任务指标,矿山环境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二是组织编制《阜新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 统筹安排全市山、水、林、田、湖、草、沙、矿、城镇、乡村等全部自然与人工生态系统各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活动, 阜新市组织编制了《阜新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规划》主要明确了规划期内全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战略、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是2021—2035年阜新市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的基本依据、空间指引和行动指南。

三、争取资金,综合治理

阜新百里矿区经过百年的开采,导致矿山地质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地面沉陷、滑坡、地裂缝、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地形地貌景观和地下水系统均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任重道远,且存在投资成本高、治理难度大、突破风险高等诸多难题。阜新市委市政府政府深入研究,统筹谋划,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力推进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2004—2017年,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24个,项目投资总额达8672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4614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20200万元,地方自筹资金20380万元。开展了阜新海州露天矿区、艾友煤矿区、新邱煤矿区、排山楼金矿区、阜蒙县北部铁矿开采区和阜新市中西部煤矿区等的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工作。2018—2021年,积极争取省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7个,项目投资总额达35823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资金20284万元,地方自筹资金15539万元。开展了海州露天矿北帮西部及南帮中部、海州区采煤沉陷区、阜蒙县和彰武县历史遗留矿山的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

31个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累计回填废弃矿井600余座,清运煤矸石堆284座,治理塌陷坑53座,矿区植树150万余株,恢复土地面积1万余亩,消除地质灾害隐患40余平方公里,净增耕地910亩,预计指标交易收入1.35亿元。矿山修复工程项目的实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将满目疮痍的海州露天矿建成了占地面积28平方公里的全国第一批国家矿山公园,并打造成全国首家工业遗产旅游示范区;如将烟尘弥漫的“火焰山”—高德矸石山建成了临近城市的生态公园,供市民休闲娱乐。阜新市相继开展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极大改善了阜新矿区及市区的生态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创新驱动,全域试点

为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重要批示精神,按照《自然资源部关于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阜新市充分认识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重大意义,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工作任务,积极组织申报了细河区四合镇太平沟村和彰武县大德镇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最终获批国家试点。通过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可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着力解决乡村耕地碎片化、空间布局无序化、土地资源利用低效化和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对促进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擘画美丽阜新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细河区四合镇太平沟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已完成农民自垦新增耕地465亩,完成示范水田80亩,完成开发(占补平衡)项目500亩,完成易地搬迁227户,建设紫花苜蓿示范基地1200亩, 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彰武县大德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已完成实施方案编制,试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五、下一步工作思路

下一步,我市将全面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进一步筑牢辽西北生态屏障,促进我市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一是多措并举、不等不靠,边谋划、边实施。全面推动矿山恢复治理项目实施,做好项目管理,确保工程全面完工。创新矿山环境治理投资融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治理。按照“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运用市场化手段,大力探索构建“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开发式治理、市场化运作”的治理新模式,实现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与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生态恢复共赢。

二是做好矿山恢复治理整体规划,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

配合中咨公司、清华大学和三峡集团等相关单位,做好海州露天矿山恢复治理整体规划,进一步完善《海州露天矿生态修复与综合开发利用规划方案》,积极推动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和北帮光伏产业发展。同时积极与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等沟通协调,做好山水林田湖草沙、历史遗留矿山等重大项目储备入库工作。

三是进一步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督导生产矿山开展治理工作,多措并举,改善阜新矿区生态环境。同时,做好省本级闭坑矿山治理项目的申报工作,争取更多省本级补助资金投入,减轻阜新市矿山生态治理财政压力。

四是推动全域试点实施,打造全省整治典范。进一步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紧紧围绕国家、省决策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建设要求,加快推进试点建设工作进程,科学编制、修订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试点涉及的村庄规划,全力推进试点项目实施,努力打造成全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典范。

最后,再一次感谢您对我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阜新市自然资源局

2022年4月15日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