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3-06-01 浏览量:63 来源:阜新市自然资源局 责任编辑:许晴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阜新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位于《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 年)》总体布局中“三区四带”的北方防沙带。境内有森林、草原、湿地、河流等多种自然形态,生物多样性丰富,是辽宁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京津冀地区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区域内干旱缺水,林草植被覆盖低,是辽宁生态系统脆弱、自然条件恶劣、生态治理艰巨、生态保护紧迫的区域,是辽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攻坚区,防治荒漠化及沙化的核心区,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前沿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辽宁的关键区。由于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土地退化加剧,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治理难度大,是提升辽宁整体生态功能的难点地区。同时宜林宜草土地资源丰富,增加林草资源的潜力大,又是提升辽宁整体生态功能的重点地区。通过开展人工造林和退化林修复将使境内沙化、荒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进一步阻止科尔沁沙地南侵,抑制沙尘天气形成,构筑起京津冀地区绿色生态屏障,对于构建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特别是维护辽宁乃至京津冀地区生态安全意义重大。
二、建设地点
阜蒙县、彰武县。
三、计划建设内容
本次下达计划建设任务2.1万亩,其中:人工造乔木林1.3万亩、退化林修复0.8万亩(阜蒙县人工造乔木林1万亩。彰武县人工造乔木林0.3万亩、退化林修复0.8万亩)。
四、下达资金
阜新市科尔沁沙地南缘综合治理项目,本次下达项目总投资1757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1690万元,地方预算内投资67万元。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实行领导负责制。阜新市科尔沁沙地南缘综合治理项目,对当地生态环境改善和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层层签订责任状,并建立健全检查和奖惩机制。
2、加强技术培训,充分发挥项目作用。项目建设,需要进行造林上图和高标准造林。需加强对项目所涉县区的专业人员理论常识、系统平台的操作技能培训,达到造林工作科学化,高效化。
3、积极筹措资金,保证配套资金及时到位
为确保阜新市科尔沁沙地南缘综合治理项目高质量的如期完成,项目所涉县区必须充分认识项目建设的深远意义,除用好国家项目建设资金外,阜新市财政要积极筹措项目配套资金,把项目配套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确保足额发放、及时到位,保证各项建设内容顺利完成。
六、结论
随着国民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振兴老工业基地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将保护生态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摆在非常紧迫和重要位置。阜新市科尔沁沙地南缘综合治理项目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是一项复杂、耗资巨大的系统工程。项目建成后,将会有效改善阜新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带动周边旅游和促进就业。项目规模和资金额度适当,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大。项目实施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解读单位:阜新市林业发展服务中心
解读人:赵桂茹
联系电话:0418-6686207
主办单位:阜新市自然资源局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阜新市海州区中华路东28号 邮编:123000 Email:bgs2195173@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0202000075号
辽ICP备2021000282号 网站标识码:2109000032
建议使用1440*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2195173 网站举报邮箱:bgs2195713@163.com